九流十家
九流十家的派別區分,出自班固的漢書藝文志。漢志歷述諸子學派的學術源流,並評價其長短得失,是綜論諸子百的思想,最為完整之作。
在我國學術思想史上,最早評述諸子學派的文字,是莊子天下篇。篇中評述的各家是:一為鄒魯之士、搢紳先生,二為墨翟、禽滑釐,三為宋鈃、尹文,四為彭蒙、田駢、慎到,五為關尹聃,六為莊周,七為惠施與桓團、公孫龍等辯者之徒。其後,荀子的非十二子篇所非議的各家是:一為它囂、魏牟,二為陳仲、史鰌,三為墨翟、宋鈃,四為慎到、田駢,五為惠施、鄧析,六為子思、孟軻。
莊荀對諸子思想的評述,僅將思想家歸類並論,猶未冠上家派的名號。孟子力闢楊墨,仍非家派之稱,到了韓非子言「世之顯學,儒墨也」,才有了家派的冠冕。
一入漢代,先有司馬談的「論六家要旨」,依序論列陰陽家、儒家、墨家、名家、法家、道德家等六家。次有班固的漢書藝文志,在儒、道、陰陽、法、名、墨六家之外,又增列了縱橫家、農家、雜家、小說家等四家,湊成了十家之數。漢志持諸子百家出於王官論,云:「儒家者流,蓋出於司徒之官。」「道家者流,蓋出於史官。」「陰陽家者流,蓋出於羲和之官。」「法家者流,蓋出於理官。」「名家者流,蓋出於禮官。」「墨家者流,蓋出於清廟之守。」「縱橫家者流,蓋出於行人之官。」「雜家者流,蓋出於議官。」「農家者流,蓋出於農稷之官。」「小說家者流,蓋出於稗官。」
上述十家,惟班固以小說家為「街談巷語,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」,故云:「諸子十家,其可觀者,九家而已。」除去「小道」的小說家,則為「九流」。惟「雖小道,必有可觀者焉」,故「亦使綴而不忘」,以存一說而已!
然漢志諸子出於王官之說,不免有牽強附會之嫌,此說為當代學人胡適之先生所反對,章炳麟先生卻為漢志辯護。
實則,九流十家各託古而立說,如儒託堯舜,道託黃帝,墨託大禹,農託神農,而未有自承出於王官者。且家派判定,亦未有必然性。如宋鈃(宋榮子或宋牼)雖屬墨家,而兼有道家、名家性格,持「見侮不辱」之說,即是把墨家兼愛非攻的問題,放在道家的自我內心中,用名學不以「侮」為辱,來加以處理;慎到兼有道家與法家兩家的性格,天下篇專論其道家性格,非十二子篇特稱其法家性格;尹文子則兼有墨、道、名、法四家的性格。故死守家派的藩籬,恐有失諸子思想的全貌真相。
其他有關諸子思想的大要,請參閱「先秦諸子」條。(王邦雄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