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

《庭中有奇樹‧古詩十九首》

庭中有奇樹,綠葉發華滋。攀條折其榮,將以遺所思。
馨香盈懷袖,路遠莫致之。此物何足貢?但感別經時。

[題]古詩十九首
[體]五言古詩(古體詩)
[釋]
發華滋:發花滋,花開得很茂盛。
遺:音「謂」,送。
致:到達。

[譯]
庭院裏有一株美好的樹,滿樹綠葉中開出了茂密的花朵。我攀著枝條,摘下了幾朵花,想把它送給日夜思念的人。花的香氣染滿了我的衣襟和衣袖,無奈路途太過遙遠而無法送達。其實這花又有什麼值得送給你的呢,只是感觸我們已經別很久了。

[析]
這詩寫一個婦女對遠行的丈夫的深切懷念之情。全詩八句,可分作兩個層次。前四句詩描繪了這樣一幅圖景:在春天的庭院裏,有一株嘉美的樹,在滿樹綠葉的襯托下,開出了茂密的花朵,顯得格外生氣勃勃。春意盎然。女主人攀著枝條,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樹花,要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。

這首詩用了「興」的表現手法,「興」是「起」的意思。詩人看到了某種景物而產生了某種感觸,然後對這景物加以描繪,用作詩的開端,故「興」有起頭和觸發情思兩層意思。詩人先從庭中奇樹說起,由樹及葉,由葉及花,由花到人,最後才揭出主題。

[補]
「攀」條:V
折「其」「榮」:代;N
「將」:V,把
「以」:助,置動詞後,無義
「遺」所「思」:V;V

「庭中有奇樹」有作「庭前有奇樹」者。按:「中」五臣及《玉臺新詠》均作「前」。
「何物何足貴」有作「此物何足貢」者。按:「貢」五臣作「貴」,《玉臺新詠》同。賈逵《國語注》曰:「貢、獻也。」一作「貴」,當「珍貴」講;一作「貢」,當「貢獻」講。


《古詩十九首旨意》:此懷朋友之詩,因物悟時,而感別離之久也。

《古詩十九首注》:世鴻儒窮經稽古學成而無由自達於君之詞。「庭中」二句,言六經備帝王之道,近在眼前,本末兼該,無所不有也。「榮」,花也。「攀條」觀其會通,「折榮」握其精要。「欲遺所思」,幼學壯欲行也。「馨香」句德充於身也。「路遠莫致」,雲泥勢隔也。物誠足貴,所學實堪用世,而上不求,則如別離之久。世既棄士,士欲不棄世不可得也。語極平和委婉。

《古詩十九首說》:此與「涉江采芙蓉」一種筆墨。看他因而感到物,由物而說到人,忽說物可貴,忽說物不足貴,何等變化。「庭中有奇樹」,因意中有人,然後感到樹。蓋人之相別,卻在未發華之前睹此華滋,豈能漠然?「攀條折其榮,將以遺所思」,因物而思緒百端矣。設其人若在,則豈獨「馨香盈懷袖」哉?「路遠莫致」,為之奈何?下又用一折筆曰,「此物何足貴」,非因物而始思其人也?別離經時,便覺觸目增愴耳。數語中多少婉折,風人之筆。

《古詩十九首繹》:美久要也。初與君別,庭花未滋,今則芳馨堪折贈矣。懷中別思,與香俱盈,不惟其物,而惟其意。遠人未得所遺者,亦曷從而知之?蓋「貽筦歸荑」之意。局調亦從此來。朱止谿云:「三閭去國,婕妤辭宮,離而日遠矣,然而睠懷不忘,君子取風焉。」


按:小朋友都會聽成「綠葉發花痴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