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

《秋聲賦‧歐陽修》

選錄為94, 95, 96, 97, 98全國語文競賽朗讀篇目

歐陽子.方.夜.讀書,聞.有聲.自.西南.來者,悚(ㄙㄨㄥˇ)然.而聽之,曰:「異哉!」初.淅瀝.以.蕭颯,忽.奔騰.而.砰(ㄆㄥ)湃(ㄆㄞˋ),如.波濤(ㄊㄠˊ).夜驚,風雨.驟至。其.觸於物也,鏦鏦(ㄘㄨㄥ).錚錚,金鐵皆鳴;又如.赴敵之兵,銜枚疾走,不聞號令,但聞.人馬之行聲。余謂童子:「此.何聲也?汝.出.視之。」童子曰:「星月皎潔,明河在天,四無人聲,聲...在樹間。」

余曰:「噫(ㄧ)嘻,悲哉(ㄗㄞ)!此.秋聲也,胡為.而來哉?蓋夫.秋.之為狀也,其色.慘淡,煙霏(ㄈㄟ)雲斂;其容.清明,天高日晶;其氣.慄(ㄌㄧˋ)冽,砭(ㄅㄧㄢ)人肌骨;其意.蕭條,山川寂寥。故其.為聲也,淒淒切切,呼號(ㄏㄠˊ)憤發。________豐草綠縟(ㄖㄨˋ).而爭茂,佳木蔥蘢(ㄌㄨㄥˊ).而可悅;草拂之.而色變,木遭之.而葉脫。其所以.摧敗零落者,乃其一氣之餘烈。

夫秋,刑官也,於時.為陰;又.兵象也,於行.為金,是謂.天地之義氣[指運行其中的道理],常以肅殺.而為.心。天.之於.物,春.生.秋.實。故其.在樂(ㄩㄝˋ)也,商聲.主.西方之音,夷則.為七月之律。商,傷也;物既老.而悲傷;夷,戮也,物過盛.而當殺。

嗟乎!草木無情,有時飄零。人為動物,惟物之靈。百憂.感其心,萬事.勞其形。有動於中,必搖其精。而況思其力.之所不及,憂其智.之所不能,宜其.渥(ㄨㄛˋ)然[紅潤]丹者.為槁木,黟(ㄧ)[黑色]然黑者.為星星[頭髮花白]。奈何...以非金石之質,欲與草木而爭榮?念.誰為(ㄨㄟˊ)之戕(ㄑㄧㄤˊ)賊,亦.何恨乎.秋聲!」

童子莫對,垂頭而睡。但聞..四壁.蟲聲唧唧,如助余之嘆.息。

十二律與曆法

由於音律與一年中的月分恰好都定有十二個,於是在中國上古時代,人們便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聯繫起來。依照《禮記.月令》上的記載,它們之間的對應為:

孟春之月,律中太簇;仲春之月,律中夾鐘;季春之月,律中姑洗;
孟夏之月,律中仲呂;仲夏之月,律中蕤賓;季夏之月,律中林鐘;
孟秋之月,律中夷則;仲秋之月,律中南呂;季秋之月,律中無射;
孟冬之月,律中應鐘;仲冬之月,律中黃鐘;季冬之月,律中大呂。

所謂「律中」就是「音律的對應」,其徵驗的方法則是憑「吹灰」。據說古人將十二根律管裡塞入葭莩的灰,只要到了某個月份,相對應的那一隻律管中的灰就會自動地飛揚出來,這便是「吹灰候氣」、「夷則為七月之律」等詞彙的典故。當然以今日的觀點,吹灰候氣並沒有現實的根據。

值得注意的一點,十二律中最基本的是黃鐘,而中國曆法最基本的則是含有冬至的月份。《月令》中所列出的,正是以黃鐘對應冬至所在的仲冬月份——子月(十一月)。

引自《十二律 - 維基百科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